搜尋
Close this search box.
搜尋
全心健康管理

全心健康計畫|帶你認識老化兇手「糖化」,不只引發身體發炎、竟然還是「這疾病」的元凶?

「糖化」,不只引發身體發炎、竟然還是「這疾病」的元凶?
目錄

帶你一次認識老化兇手「糖化」

你知道嗎?攝取過多糖分除了會造成常見的肥胖和三高等文明病之外,還會引發身體的「糖化反應」,「糖化現象」(glycation)會讓細胞產生發炎反應,不只容易產生慢性病,還會提前老化和引起癌症,因此平常喜歡吃甜食的「螞蟻人」不可不特別注意!

「糖化現象」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「糖化現象」(glycation)指的是體內蛋白質和攝取的糖分相結合所產生的生理反應,人體的細胞、組織和器官皆由蛋白質組成,而葡萄糖或果糖在高溫時會產生高黏著性,就像把蛋白質泡在糖漿中一樣,一開始這些被糖化的蛋白質還能夠恢復原狀,但久而久之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就會形成糖化終產物(AGEs),「糖化終產物」會讓體內的胰島素產生阻抗性,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,同時也可能會誘發身體老化,造成糖化、氧化和發炎等反應,也會造成身體調控機制紊亂,千萬別輕忽「糖化」的嚴重性。

攝取過多糖分,當心癌細胞找上門!

法國有研究指出,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得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.18倍,得乳癌的機率則是一般人的1.22倍,近年台灣也有乳癌年輕化的趨勢,乳癌儼然成為儼然成為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,台灣人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6公斤的糖,換算成每日大約攝取72克,高出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糖份攝取量(25克)將近3倍左右。事實上除了乳癌,胰臟癌、大腸癌、食道癌、胸膜癌、小腸癌、子宮內膜癌等,都和攝取過多的糖分有關,根據美國和韓國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也證實,空腹血糖偏高的人容易罹患癌症,女性主要是肝癌和子宮頸癌,男性則是胰臟癌、食道癌、肝癌和大腸癌。

除了癌症之外,「糖化反應」還會衍生諸多慢性病,會降低孩童的學習力和注意力,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精緻糖會直接引發注意力不足和過動,但「糖化」對身體造成的負擔還是不容輕忽,身體危害列舉如下:

1.加速肌膚老化,造成鬆弛、皺紋和暗沉

2.造成落髮和白髮,髮質無光澤

3.免疫力下降,變得容易疲倦

4.發生中風、心肌梗塞等疾病

5.加速骨質疏鬆發生風險

6.加速腦部退化,提高失智症機率

7.增加脂肪肝機率

8.造成眼睛功能異常

9.提高癌症腫瘤風險

10.若本身已為糖尿病患者,加重併發症

資料來源:啓新診所(專業健診機構)

遠離「糖化細胞」,就從日常開始改善!

  • 多吃含有「多酚類」營養素的食物

巴西莓中的「多酚類」具有抑制糖化終產物(AGEs)的「抗氧化多酚」;葡萄果皮和種子、藍莓、覆盆子、桑椹和花生中的「白藜蘆醇」,有效降低糖化和抗癌;具有良好抗氧化、抗發炎效果的「薑黃素」也能幫助消除助消除糖化終產物,達到抗糖化之功效。

  • 補充維生素B1

能夠維持身體能量正常代謝的維生素B1,包括米胚芽、葵瓜子、花生、黃豆、西洋芹、全穀類、瘦豬肉等,能夠幫助身體有效代謝糖份、抑制糖化終產物。

  • 少吃含有精緻糖的食物

糖類、蛋白質或胺基酸一起烹煮後會產生梅納反應,即為焦糖化和褐變引發的化學反應,含有精緻糖的食物包括各式飲料、冰淇淋、糖果、餅乾、蛋糕、零食加工品等,雖然吃甜食能夠促進腦內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、還會讓人感到愉悅,但長久下來對身體會造成許多不良影響。

  • 補充有助改善體質的保健品

1.水溶性膳食纖維

含有超級纖維的「洋車前子」提供了豐富優質的膳食纖維,⁡維持日常保健所需。

2.左旋精氨酸

被稱作「奇蹟分子」的左旋精氨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效果,分子小易吸收、為最佳的全方位營養補給。

3.益生菌

一直以來討論度極高的益生菌能夠幫助食物消化、排便順暢、加速代謝,還會讓身體產生瘦素,有效幫助減脂、維持身體循環健康。

4. 優蛋白

以分離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為配方的濃縮乳清蛋白,好消化易吸收,提供肌肉所需營養、也能促進新陳代謝。

咏織健康小語

雖然大嗑甜食會讓人帶來幸福的感覺,但戒糖對身體才是真正好處多多,一開始或許可以先試著從減糖開始,逐步遠離高糖食物調整飲食習慣,和咏織老師一起和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、攸關老化、甚至被稱作癌症兇手的「糖化細胞」說再見~想了解更多實用的健康知識、掌握更多健康秘訣,請點選Line聯繫老師,或是歡迎關注我的頻道吧!

資料來源:

晨星健康網〈甚麼是「糖化現象」?又要怎麼抗糖化呢? 〉

Heho健康〈早衰兇手是「糖化」!對身體的6大危害不能不知道(上)〉

CTWANT〈世紀之毒1/台灣人吃糖「比標準多3倍」 7大癌症跟著來「全因2關鍵」〉

UDN元氣網〈擺脫身體慢性發炎!美國糖尿病協會:多吃這10種食物抗「糖化」〉

健康2.0〈半糖、全糖都一樣 「癌細胞」最愛的食物你還在吃?〉

健康顧問 陳咏織

請點選 LINE@聯繫老師,或是歡迎關注我的頻道, 都會有更多健康知識分享給大家喔~